
作为一个爱思考人,关注雷军很多年了,聊聊我对雷军营销方法的看法。
小米Yu7近期发布,发布会上还是照例对比特斯拉,这一次是特斯拉的ModelY,雷总对比后,当然还是说他们是比肩modelY的。但其实雷总更高明的是,他对竞争对手的评价很高,他捧对手!他会说modelY很强、modelY销量第一。这种以对手的强,来拉升自己的水准的方式,雷军经常用。
在手机上,雷总就说他们对标iPhone,这样他一下就把自己小米手机的水准,拉到和iPhone一个水准了。至少“小米手机”和“苹果手机”已经产生联系了。然后雷总再用“雷氏对比法”强调小米强过iPhone的地方。这样一来,就给一般人造成小米比肩iPhone,甚至超过iPhone的印象。
这样的对比方式就是,拉一个强者来对比,先说对方很强,再说自己也达到了对方这个水准。一下子就把自己的产品拔高到了很高的地位。
这种营销逻辑,如今来看,在雷总的运用下是所向披靡,打得国内友商无还手之地。在手机行业屡试不爽,现在汽车行业也是屡试不爽的。去年小米su7发布,对标特斯拉model3;如今小米yu7发布,对标特斯拉modelY;他深层次的逻辑都是这样。
当然雷总这种营销方式还是有风险的,因为其实它的产品的真实水准并没有达到他所说的那么高,他只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,把产品力拔高了。他的真实产品力比他宣传的低,所以他有夸大宣传的地方。诶,只要有夸大,就必然有风险。
对于小米来说,就是产品质量的风险,以前在手机上还无所谓,手机顶多不好用重启,对用户的生命健康无直接威胁。但汽车不同了,汽车会直接影响用户的生命安全。这也是小米前几个月所遇到的各种事故所表现出来的危机。
但如今来看,小米尽然”混”过去了,“三个女生夜晚高速”事故没有一个调查结果,此事已经销声匿迹;“su7挖空机盖空气下压”的宣传,没有调查结果,仿佛没发生一样。去年小米14ultra的“龙晶陶瓷”事故,没有正式的调查结果,也已经混过去了。这么多事情,小米都安全过关,只能说雷总NB。